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SoundHound 推出 Vision AI,為語音 AI 加入視覺能力」

 

 

圖靈學院
科楠老師
2025-8-14

 

    2025 年 8 月 8 日,SoundHound AI 宣布推出 Vision AI。這是他們首度將視覺理解能力原生整合到語音對話平台的重大突破。Vision AI 同時聆聽與觀看,讓 AI 能更自然地理解人類所處環境,回應更貼近人性。例如,在汽車、零售、機台維修、餐飲 drive‑thru 等場景,Vision AI 均能現場辨識物體或場景,並結合語言理解提供即時回應。這讓使用者無需手動輸入或掃描,就能獲得直覺式回饋。

 

SoundHound 的整體佈局

 

    SoundHound AI 成立於 2005 年,起初以音樂識別 App 名為 Midomi,後更名為 SoundHound。該公司累積多項語音 AI 專利,並開發了整套語音對話平台,包括 Polaris 語音辨識、自有自然語言理解、語意管理、Agent 協調等。平台支援多語言、多產業使用,包括汽車、零售、醫療、餐飲、客服等。

 

過去幾年,他們透過併購與合作快速擴張版圖,包括收購餐飲訂餐平台 Allset、Amelia AI,以及搭建 drive‑thru、點餐系統等語音 AI 應用。這些動作讓 SoundHound 在企業語音 AI 領域站穩腳步。

 

Vision AI 的技術架構與特點

 

1.技術整合:視覺與語音融合

 

    Vision AI 同時輸入鏡頭影像與語音指令,透過內建 Polaris 語音辨識、NLU、Agent 控制與文字轉語音模組 (TTS),在同一平台裡做同步處理。這意味每一幀畫面(frame)、每一段語音,都在同一系統即時解析,並根據上下文給出反應。

 

2.目標是實務部署,不只是展示

 

    SoundHound 強調這套系統已準備好商業落地。他們強調低延遲、高辨識準確度、靈活部署。可橫跨行動裝置、汽車系統、機台嵌入設備、零售終端等。這不是實驗室模型,而是工廠、驅動、現場操作都能運作的系統。

 

典型應用場景

 

SoundHound 列出多組這套系統的實際應用:

 

1. drive‑thru 個人化互動


   車輛進入 drive‑thru 時,鏡頭辨識車牌,AI 自動叫出使用者姓名並詢問:「嗨 Morgan,是您平常的餐點嗎?」使用者只需回覆即可完成互動。

 

2. hands‑free 機台維修問答


   技術員只要對著出錯機台的螢幕、標示或故障代碼問:「這個錯誤代碼是什麼?」Vision AI 讀取畫面、辨識代碼並回覆:「這是 E05,表示油溫過高,請檢查油位與風扇過濾器」 。

 

3. 零售庫存管理


   員工用手機拍攝貨架,接著問:「這列缺哪一款?」AI 辨識缺貨位置並回覆:「榛果巧克力棒第三格已賣光」。

 

4. 車內路況辨識


   車內乘客問:「剛經過的出口編號是什麼?」AI 看向車窗外的道路標示,回答:「剛經過的是 23 號出口,往 Simi Valley」。

 

企業價值與未來影響

 

SoundHound 認為 Vision AI 帶來全新互動型態。它將:

 

  • 減少打字與掃描行為,提高互動速度與自然度。
  • 節省人力成本,提升流程效率。
  • 支援跨裝置部署,從行動、汽車到嵌入式硬體皆可用。
  • 建立具情境理解的智能 Agent,向具感知能力的 AI 靠攏。

 

Pranav Singh(工程副總)表示,SoundHound 擁有完整平台技術,能調教、延展、確保安全,也能針對企業需求微調,這並非堆疊模型的走秀,而是系統深植企業營運的工具。

 

觀點與分析(以 ESG 與 AI 角度觀察)

 

1.技術可行性與落地準備度高

 

    SoundHound 控制整套技術棧,對於 latency(延遲)、準確度掌握強。他們不依賴外部模型,而是自建視覺與語言流程,便於企業部署、維運,也有助日後擴張與整合。

 

2.ESG 風險與數據隱私議題

 

    帶有攝像頭進行辨識操作,可能觸及隱私與監控風險。在 drive‑thru 捕捉車牌、零售偵測缺貨,若未處理好使用者同意與資料保存,可能遭誤用。企業應設計透明機制,釐清哪些資料被蒐集、儲存多長,並供用戶選擇退出或匿名化使用。

 

3.道德挑戰與偏見防範

 

    視覺辨識可能遇到失真、誤判、偏見。車牌辨識失敗或識別錯誤身份,都可能導致誤服務。企業應投入測試、偏差監測、召回機制,確保 AI 回應可靠,人類仍可介入更正。

 

4.可訪問性與包容性

 

    這套系統可以幫助行動不便者,透過語音與視覺互動完成多項操作。這對提升包容性具積極意義。企業若納入無障礙設計考量,Vision AI 可作為支持復健者、長者、自閉症者的輔助工具。

 

5.長遠展望:多模態感知時代已來

 

    視覺加語音,是 AI 更接近人類感官交流時代。這做法可能催生更多「智慧現場」,從農業到健康照護,甚至教育安防都可能受益。重要是,要同步建構倫理監管與責任設計,不讓技術快過社會制度。

 

總結

 

    SoundHound 於 2025 年 8 月推出 Vision AI。這是一套結合視覺與語音的實務 AI 平台,能處理 drive‑thru 個人化、機台維修、零售庫存、車內問答等場景。它不只是展示技術,而是真實可部署的解決方案。

 

在 ESG 與 AI 道德的視角下,我們看到它帶來的效率與便利,同時也提醒隱私與公平的挑戰。這是多模態 AI 實用化的關鍵一步,值得企業、政府與公民共同監督與啟用。

 

 

參考資料
1.SoundHound Launches Vision AI, Bringing Real-Time Visual Understanding to its Conversational AI Platform

2."SoundHound"

3.About SoundHound AI

4.When Vision Meets Voice: Elevating Enterprise AI Through True Multimodal Intelligence

5.SoundHound AI with Vision: Bringing AI with Vision to Reality

6.SoundHound fuses visual and voice understanding for human-like AI experiences

7.Investor Relations - SoundHound AI